首先感謝投資理財周刊的邀請,於4月份開始可以跟各位讀者在這兒交流投資心得,我希望每期專欄能夠分享投資路上學習到的知識,助讀者們一步步致富。
在投資市場中,究竟怎樣才算是一個優秀的投資者?又或者我們應該問,一個優秀的投資者是否真的擁有特別的知識或技巧,從而比市場更能準確衡量公司的價值呢?
以上兩個問題是我一直在思考的。當我入行後,隨著見的人和事多了,對以上兩個問題有了初步的答案。我認為一個優秀的投資者應該擁有以下特點:能夠找出「關鍵」因素。
對於我們持有或感興趣的公司,作為一個妥善的投資者,我們都要為公司思考到一系列因素(或稱催化劑),並分別詳細列明發生的機會率及影響,這樣一旦某些因素真的出現,我們便能快人一步作出投資決定。
當然,如果我們的投資組合只持有一至兩隻股票,而每家公司分別有十數個影響因素,在時間上或心力上,我們可能還能應付。不過,一旦我們需要監控的公司越來越多,試問我們需要多少時間去監察眾多因素呢?
因此,一個優秀的投資者會為每家公司找出「關鍵」因素,這樣可以令我們比市場其他人更加準確衡量公司的價值,因為我們所關注的是「關鍵」因素,他們是真的對股價有重大影響的因素;另外,我們可以避免花費大量的時間去監控其他噪音,一些對股價表現影響輕微的因素。
對於何為關鍵因素,每個人的準則都不同,相信沒有人能夠下一個確切的定義。我認為最簡單的做法是,我們把有機會影響到盈利5%或以上的才定義為關鍵因素。
我們可以先為每家公司思考十數個影響因素,然後再縮窄範圍,看看於這些因素中,有哪一個會影響盈利5%或以上。對於5%以下的,我們便不用理會太多。而對於一些不確定的因素,我們則需要花多一點時間去查證,看看他們究竟對盈利的影響有多大。
最後,我們便能為每家公司定下3至5個「關鍵」因素,然後把精神及時間都花在他們身上,相信效益總比胡亂監察一堆噪音為好。
2011年4月18日星期一
2011年4月17日星期日
戰勝自己的心理敵人
小時後,曾經有一段時期很喜歡和記電訊的廣告,尤其是由黎明做主角的。當中的廣告故事及經典對白,至今還讓人津津樂道。而其中有一個廣告就講述黎明要從水壩上跳Bungy Jump,而跳之前還說了一句「要贏人先要贏自己」。
為何會突然說起廣告來?這是因為我希望分享一本最近閱讀過的書籍《金融心理學》,書本的內容指出了一些思考的症狀,如果我們能夠充分理解及改善的話,投資回報自不然大大提高。投資除了講求技巧之外,心理素質佔了其餘的關鍵部分;我們要想在股票市場上戰勝對手,在贏人之前,先要戰勝自己的心,懂得怎樣駕馭情緒,懂得怎樣不去被自己的情緒牽著走,才能提高得勝必率。
《金融心理學》的作者是以技術分析為主線,但是還附以不同的心理學解釋人們在股票市場的行徑,這裡我們可以看出作者對技術分析與金融心理學之間的深入了解。當中,書中最令我感興趣的是解釋思考的症狀的相關部分,我們在買賣股票時或多或少都會有這些情況:
1. 過分自信行為:過分高估自己可以做出正確決策的能力,導致我們對其他可能性的了解不足。 2. 適應性態度:我們發展出和身邊人士一樣的態度。 3. 社會比較: 我們參考他人的行為,用來理解某些問題的資訊來源。 4. 選擇性接觸:我們試著只讓自己去接觸那些可以支持自己行為興態度的資訊。 5. 選擇性認知:我們錯誤地解讀資訊,使它們看起來可以支持我們的行為態度。
另外,我們會做一些讓我們覺得自己是個人物的事,這種現像稱為「自我實現態度」,常發生於大牛市中,一些人會因賺了點錢就會四處宣揚自己的能力,他們忽視他們賺錢可能只因為身處牛市中,當熊市來臨這班人就自然會消失,皆因大多數己被巨浪吞噬。
還有一種稱為「自我防衛態度」,很多人在買了股票後,就會很有自信認為股票會大升,但如果股票開始下跌,他們就會慢慢失去可在短期獲利的信心,亦由短期獲利心態變為「長期投資」。他們會開始利用「選擇性接觸」來忽略負面新聞,只會注意那些支持自己心法的報導。他們亦會利用「選擇性認知」,碰到了和自己行為相抵觸的言論,就會無意識地扭曲這些言論,使這些言論可支持自己的想法。他們也會合理化錯誤,人們常常會為了要彌補交易上的失誤,而在他們錯誤賣出的價位上買進(或是在錯誤買進的價位上賣出),目的只是為了讓過去的錯誤不像一個錯誤。
對於以上心理問題,相信我們作為投資者,或多或少也會遇上,關鍵就是看我們怎樣去對抗這些心理問題,從而提升投資回報。記得一位世界著名的網球手曾經說過:「每位世界級的網球手均擁有高超技術,技術差距往往不會太多,我們的競爭點只在於哪個人犯錯較少,犯錯較少自然是贏家。」投資亦然,只要我們把犯錯的機率減低,投資回報自然能夠上升,共勉之!
為何會突然說起廣告來?這是因為我希望分享一本最近閱讀過的書籍《金融心理學》,書本的內容指出了一些思考的症狀,如果我們能夠充分理解及改善的話,投資回報自不然大大提高。投資除了講求技巧之外,心理素質佔了其餘的關鍵部分;我們要想在股票市場上戰勝對手,在贏人之前,先要戰勝自己的心,懂得怎樣駕馭情緒,懂得怎樣不去被自己的情緒牽著走,才能提高得勝必率。
《金融心理學》的作者是以技術分析為主線,但是還附以不同的心理學解釋人們在股票市場的行徑,這裡我們可以看出作者對技術分析與金融心理學之間的深入了解。當中,書中最令我感興趣的是解釋思考的症狀的相關部分,我們在買賣股票時或多或少都會有這些情況:
1. 過分自信行為:過分高估自己可以做出正確決策的能力,導致我們對其他可能性的了解不足。 2. 適應性態度:我們發展出和身邊人士一樣的態度。 3. 社會比較: 我們參考他人的行為,用來理解某些問題的資訊來源。 4. 選擇性接觸:我們試著只讓自己去接觸那些可以支持自己行為興態度的資訊。 5. 選擇性認知:我們錯誤地解讀資訊,使它們看起來可以支持我們的行為態度。
另外,我們會做一些讓我們覺得自己是個人物的事,這種現像稱為「自我實現態度」,常發生於大牛市中,一些人會因賺了點錢就會四處宣揚自己的能力,他們忽視他們賺錢可能只因為身處牛市中,當熊市來臨這班人就自然會消失,皆因大多數己被巨浪吞噬。
還有一種稱為「自我防衛態度」,很多人在買了股票後,就會很有自信認為股票會大升,但如果股票開始下跌,他們就會慢慢失去可在短期獲利的信心,亦由短期獲利心態變為「長期投資」。他們會開始利用「選擇性接觸」來忽略負面新聞,只會注意那些支持自己心法的報導。他們亦會利用「選擇性認知」,碰到了和自己行為相抵觸的言論,就會無意識地扭曲這些言論,使這些言論可支持自己的想法。他們也會合理化錯誤,人們常常會為了要彌補交易上的失誤,而在他們錯誤賣出的價位上買進(或是在錯誤買進的價位上賣出),目的只是為了讓過去的錯誤不像一個錯誤。
對於以上心理問題,相信我們作為投資者,或多或少也會遇上,關鍵就是看我們怎樣去對抗這些心理問題,從而提升投資回報。記得一位世界著名的網球手曾經說過:「每位世界級的網球手均擁有高超技術,技術差距往往不會太多,我們的競爭點只在於哪個人犯錯較少,犯錯較少自然是贏家。」投資亦然,只要我們把犯錯的機率減低,投資回報自然能夠上升,共勉之!
2011年4月16日星期六
四種買入股票的最佳時機
「何時買」從來也不是容易處理的問題,當你翻開投資書籍,尤其是價值投資書籍,它們均會指出在價格低於實際價值時買入,但是怎樣衡量實際價值或何時會出現價值偏離的情況,卻沒有甚麼篇幅介紹,於是便令我萌生撰寫這篇文章的衝動。
買入被低估的股票的最佳時機主要有四種,分別是經濟周期變化、行業周期變化、突發事件所造成的一次性打擊及股市崩潰。
第一、經濟周期變化。不同的行業板塊在不同的時期也會有不同的變現,譬如在經濟復甦的中後段,通脹水平會持續上升,這時候資源類股份如石油、金屬等企業便能受惠;相反,消費股或者工業股則可能受累通脹所引起的成本上升,導致盈利效率下跌。
在經濟周期逆轉時,無論是多優秀的公司也好,盈利能力也會受到影響,並導致股價下沉,為價值投資者提供良好的買入機會。經濟周期的變化,無不是依循擴張、頂峰、收縮、低谷的方向循環發展,我們需要做的就是選擇一個合適的時期,運用基本分析去買入被過份低估的股票。
第二、行業周期變化。在經濟周期下,行業與行業之間也可能會出現獨立的周期變化,這可以是因為政府政策的轉向、企業的競爭情況、外部需求的改變所造成的。譬如,中國每五年會訂下一個新的發展計劃,而當中的石油管道、天然氣管道也是依循著這個模式去投資。以管道生產公司為例,他們去年的業績大都大幅度倒退,這是因為中央政府的十一‧五計劃接近完結,大型石油企業對管道投資大減;但是,今年開始又會開始新一輪十二‧五計劃,可以預期的是管道生產公司所得到的訂單將會陸續上升,盈利也有望升至正常水平,因此現時買入便能享受到新周期的發展。
第三、突發事件所造成的一次性打擊。作為投資者,我們當然不希望有災難性的事件降臨在公司身上,但是有時候一次性打擊確實也會為我們帶來買入良機。譬如你很喜歡某間公司,公司內部有員工因貪污而被調查,股價受到醜聞影響而下跌。我們作為冷靜的投資者,我們會細心研究所涉及的員工對公司的影響力,以及對公司日常運作、盈利能力的影響,我們可能認為事件只要平靜下來,股價也會回升至合理水平,這樣我們便可以乘亂買入,賺取可觀回報。當然,這涉及我們對突發事件的判斷準確度,以日本地震為例,東電雖然是受到一次性打擊,但是這次的打擊相信是致命的,投資者自然不要趁跌勢買入,因為這類公司隨時有倒閉的風險。
第四、股市崩潰。這個買入時機相信不用多加解說,簡單而言就是等待熊市即將完結時才買入心目中的優秀公司。在股市崩潰時,我們需要考慮應該不在是價錢問題,因為股價已經錄得驚人跌幅,君不見於08年金融海嘯時,有個別股份甚至跌至低個位數市盈率、甚至是資產現金值;我們反而是怎樣控制自己的心理狀態,永遠在股市低位卻因為恐懼而不敢出手,但往往這將讓我們錯過幾多寶貴機會。
最後,或許價值投資最難的地方並不是判斷最佳時機,而是是否能夠保持耐心,等待最佳的情況才大注出手。
買入被低估的股票的最佳時機主要有四種,分別是經濟周期變化、行業周期變化、突發事件所造成的一次性打擊及股市崩潰。
第一、經濟周期變化。不同的行業板塊在不同的時期也會有不同的變現,譬如在經濟復甦的中後段,通脹水平會持續上升,這時候資源類股份如石油、金屬等企業便能受惠;相反,消費股或者工業股則可能受累通脹所引起的成本上升,導致盈利效率下跌。
在經濟周期逆轉時,無論是多優秀的公司也好,盈利能力也會受到影響,並導致股價下沉,為價值投資者提供良好的買入機會。經濟周期的變化,無不是依循擴張、頂峰、收縮、低谷的方向循環發展,我們需要做的就是選擇一個合適的時期,運用基本分析去買入被過份低估的股票。
第二、行業周期變化。在經濟周期下,行業與行業之間也可能會出現獨立的周期變化,這可以是因為政府政策的轉向、企業的競爭情況、外部需求的改變所造成的。譬如,中國每五年會訂下一個新的發展計劃,而當中的石油管道、天然氣管道也是依循著這個模式去投資。以管道生產公司為例,他們去年的業績大都大幅度倒退,這是因為中央政府的十一‧五計劃接近完結,大型石油企業對管道投資大減;但是,今年開始又會開始新一輪十二‧五計劃,可以預期的是管道生產公司所得到的訂單將會陸續上升,盈利也有望升至正常水平,因此現時買入便能享受到新周期的發展。
第三、突發事件所造成的一次性打擊。作為投資者,我們當然不希望有災難性的事件降臨在公司身上,但是有時候一次性打擊確實也會為我們帶來買入良機。譬如你很喜歡某間公司,公司內部有員工因貪污而被調查,股價受到醜聞影響而下跌。我們作為冷靜的投資者,我們會細心研究所涉及的員工對公司的影響力,以及對公司日常運作、盈利能力的影響,我們可能認為事件只要平靜下來,股價也會回升至合理水平,這樣我們便可以乘亂買入,賺取可觀回報。當然,這涉及我們對突發事件的判斷準確度,以日本地震為例,東電雖然是受到一次性打擊,但是這次的打擊相信是致命的,投資者自然不要趁跌勢買入,因為這類公司隨時有倒閉的風險。
第四、股市崩潰。這個買入時機相信不用多加解說,簡單而言就是等待熊市即將完結時才買入心目中的優秀公司。在股市崩潰時,我們需要考慮應該不在是價錢問題,因為股價已經錄得驚人跌幅,君不見於08年金融海嘯時,有個別股份甚至跌至低個位數市盈率、甚至是資產現金值;我們反而是怎樣控制自己的心理狀態,永遠在股市低位卻因為恐懼而不敢出手,但往往這將讓我們錯過幾多寶貴機會。
最後,或許價值投資最難的地方並不是判斷最佳時機,而是是否能夠保持耐心,等待最佳的情況才大注出手。
2011年4月14日星期四
營運槓桿
究竟"營運槓桿"跟投資有甚麼關係呢?從投資的角度去看,尤其是對於零售股而言,意思是指出隨著企業的銷售收入增長,部分成本的上升幅度不一,導致盈利有機會爆炸性增長。為甚麼會出現這個情況?請容我用一個簡單例子去說明。
假設我們是經營一家鞋類公司,由設計、生產,以至零售店鋪也是一手包辦。正常而言,我們的收入、銷售成本跟出售鞋子的數量及價格成正比例,增長或者下跌幅度應該差不多;除非我們能夠控制生產成本,譬如原材料價格、生產員工成本等,否則我們則假定毛利率是持平的。
但是公司的分銷及銷售成本﹝包括廣告費用等開支、員工成本﹞、行政開支、研發成本等費用和收入增加的關聯卻未必一定很大。因為譬如我們最初只是有1間零售店鋪,但是一年後我們將生意越做越大,開多了9間分店,這樣的話,假設我們的毛利可能沒有改變,但是純利卻有機會上升,因為我們多了分店,銷售增加,但是分銷及銷售成本或研發成本等開支未必大升,這些成本開支基本上是固定的,又或者變動不會很大。
試舉例,我們在2010年投放$3元去作產品研發,可能是聘請了一位設計師去設計鞋子。當我們多開了9間分店後,我們需要的鞋子設計可能需要有所增加,於是我們可能會適量増聘幾個設計師,但是並不需要每多開一間分店便多聘請一個,於是我們便可以看到研發成本的開支增長是較收入慢,從而貢獻到更多純利;而其他毛利以下的成本也是如此,這樣便可以令到純利率得到提升,由2010年的24%上升至32%。
因此,有時候我們看零售股的時候,要細心留意 “營運槓桿”的影響,當公司的店舖增長至某一個程度後,純利率便有機會大幅提升。但是,往往許多投資者就是忽略了以上因素,只是單純地認為每年收入、毛利或純利等都按一定比例增長,而忽略了Mass能夠leverage down 成本。
假設我們是經營一家鞋類公司,由設計、生產,以至零售店鋪也是一手包辦。正常而言,我們的收入、銷售成本跟出售鞋子的數量及價格成正比例,增長或者下跌幅度應該差不多;除非我們能夠控制生產成本,譬如原材料價格、生產員工成本等,否則我們則假定毛利率是持平的。
但是公司的分銷及銷售成本﹝包括廣告費用等開支、員工成本﹞、行政開支、研發成本等費用和收入增加的關聯卻未必一定很大。因為譬如我們最初只是有1間零售店鋪,但是一年後我們將生意越做越大,開多了9間分店,這樣的話,假設我們的毛利可能沒有改變,但是純利卻有機會上升,因為我們多了分店,銷售增加,但是分銷及銷售成本或研發成本等開支未必大升,這些成本開支基本上是固定的,又或者變動不會很大。
試舉例,我們在2010年投放$3元去作產品研發,可能是聘請了一位設計師去設計鞋子。當我們多開了9間分店後,我們需要的鞋子設計可能需要有所增加,於是我們可能會適量増聘幾個設計師,但是並不需要每多開一間分店便多聘請一個,於是我們便可以看到研發成本的開支增長是較收入慢,從而貢獻到更多純利;而其他毛利以下的成本也是如此,這樣便可以令到純利率得到提升,由2010年的24%上升至32%。
因此,有時候我們看零售股的時候,要細心留意 “營運槓桿”的影響,當公司的店舖增長至某一個程度後,純利率便有機會大幅提升。但是,往往許多投資者就是忽略了以上因素,只是單純地認為每年收入、毛利或純利等都按一定比例增長,而忽略了Mass能夠leverage down 成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