究竟全球富豪的比例有多少?答案是極少數。
從三十五歲到四十七歲,不過十二年的時間,麥可.勒巴夫是如何達成有錢有閒的生活目標?他在著作中指出,要達到有錢有閒,盡情享受人生,必須嫻熟下列四項技能:
技能1:賺夠多的錢,才有閒錢投資。
技能2:懂得省錢之道,而不是把賺得的每分錢都花掉,更不是借更多的錢來花。
技能3:精通投資之道,不論市場的榮枯循環,都能讓投資持續升值。
技能4:懂得如何享受金錢。
這四項技能可說是邁向有錢有閒人生境界的最佳通道,他並提出運用這些技能的成功關鍵,在於存大錢得從省小錢做起,而投資要用閒錢,不要影響到基本生活,且無論是誰,都要多花時間研究投資,才有可能不畏市場多空,讓錢賺錢,減輕人賺錢的壓力,而即使是消費,懂得發揮錢財的最大效果,不盲目揮霍,才算是真正的有錢人。
想有錢有閒生活,需及早規劃
前安泰人壽副總經理陳揚明,也是從開始工作時,就立志要在四十七歲退休,享受人生,因此他有計劃的儲蓄投資,雖然退休時,正值兩個小孩教育費用支出的最高峰,但因之前工作與投資所累積的資金頗為充裕,約有五千萬元,使他能夠從容的過退休生活。
陳揚明退休後的生活完全符合自己的期望,他將累積的資金持續投資獲利生息,全家搬到花蓮的海邊居住,每天規律地運動、休閒、進修,練毛筆字、打高爾夫球、游泳、閱讀、調酒、當義工,每年還與家人出國旅遊一、兩次,可說是有錢有閒的最佳代表。
釐清價值觀,才能真正享受有閒生活
不過,每個人的價值觀不同,別人的生活方式不見得適合自己,《富貴成雙》作者大衛.巴哈就指出,想要有錢又感到幸福,需先釐清幾個問題:
第一、你想當什麼人?
第二、你想做什麼事?
第三、你想擁有什麼?
先弄清楚自己的人生價值觀與生活目標,才會知道何時是財務獨立的開始?也才會滿足於所謂的有閒日子。
人賺錢、錢賺錢,二○年就可有閒錢
當然,無論嚮往哪一種生活,先決條件還是要有錢,而且要從一踏入社會就做好投資理財計畫,並且持續有恆的徹底執行,才有可能在年老前就享受金錢。
就以MSCI全球股市指數為例,雖然近二○年來的表現起起落落,表現最佳時,一年有四二%的漲幅,最差時一年跌幅達兩成,但是平均下來,每年也有一二.七九%的漲幅,就算傻傻的每月以一萬元投資全球股票基金,不管進出時機,二○年下來也有一千多萬元。
精明一點的話,則要精算報酬率,隨時注意市場的風吹草動,適時進出市場。依前例以每年兩成投資報酬率計算,二○年就有三一六一萬元。若是想要擁有一億元,每個月的投資金額就提高到兩萬元,只要年報酬率超過兩成,二○年下來就會成為億萬富翁。假設你從二十二歲開始就業、投資,工作收入穩定,投資操作穩健,期間不亂揮霍,也僅以閒錢投資不影響生活,而且不貪心,如此最早從四十二歲起,就可以有錢有閒的生活了。
閒錢、閒情、健康缺一不可
但有閒錢還不夠,還要擁有閒情,才能真正享受有閒的樂趣。培養多種嗜好或運動習慣,是養成閒情的具體方法,像是打球、爬山、旅遊、琴棋書畫,只要找到自己有興趣的活動就好,否則即使有錢,卻因工作忙碌,連花錢的時間也沒有,或是不知怎麼安排閒暇生活,每天只能枯坐沙發、瞪著電視,久而久之,不僅生活乏味,還會有損健康。
的確,健康的身體是享受有錢有閒生活的根本,否則很可能變成「有錢看醫生,有閒等醫生」。在二○到四○歲打拼累積資產時,除了注意飲食營養均衡,作息、體重儘量保持正常外,每個星期抽個三天做運動,每天只要一○到二○分鐘,就算是靜坐、打禪,只要持之以恆,一樣能保持身體健康,而且最好養成每年做健康檢查的習慣,以了解自己身體狀況。
而四○歲以後,通常身體老化速度加快,有時會出現一些小毛病,此時必須更注意身體狀況,更積極保健、養生。
觀念正確,不必發財也能幸福
其實,只要價值觀與生活態度正確,即使未能因致富而退休,日子一樣可以過得有錢有閒。
五年三班,曾任花旗銀行金融同業處副總裁的黃毅,可說是工作用力、玩樂用心的典型。進入花旗銀行工作十幾年,黃毅從不深夜加班,每天晚上七、八點就下班回家吃飯,一個禮拜應酬不超過兩天,回家不談公事、不掛念公事,假日更是完整的家庭日。
他認為工作只能佔生活的三分之一,每年安排家庭旅遊,每季或每月欣賞音樂會,每週固定逛書店、唱片行,每天與妻子一起散步、吃早餐、喝咖啡,每年還要做一件自認不一樣的事,例如,學習高空彈跳,如此家庭和樂、生活幸福,事業也發展順遂,即使不是大富也是有錢有閒,絲毫不會顧此失彼。
所以,生活是可改變的,重點在於心態與執行,而幸福與否端視自己怎麼看待,其實每個人都無法跟別人做比較, 因此,在追求有錢有閒的目標時,應該專注在自己的腳步上,調整好節奏,持續前進,中途不要亂了腳步,就能拿到屬於自己人生的冠軍獎盃。
你有沒有想過創業? :)
回覆刪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