記得小時候,在一次常識考試中,老師考到了九鐵的路線圖,同學們要將各個車站順序排出來﹝MC Matching﹞,由於我事前沒有想過車站次序竟然會成為考試題目,根本沒有背誦過,自然不懂得回答,於是只能夠硬著頭皮交「白卷」。
那次考試的結果當然是成績不合格,而媽媽對我成績的要求一直很高,當我拿試卷給她查看時戰戰兢兢,心想她一定會好好教訓我。「傻仔!人地老師考matching!你就算唔記得車站次序,都應該隨便撞下,可能有機會答啱,好過一分都無啊!」媽媽激動地說。
相信各位讀者都會有以上經驗,就是考試不懂得答案時都會選擇亂答,這樣也總比不答為好。不知道是否因為考試制度荼毒太深,令到不少投資者在投資時也會有以上心態,即是求其買一隻股票,總好過一股都不買。特別是當我們處於一個貨幣持續貶值的世界,Cash?當然No Way!我們就好像被培養為要時時刻刻都持有股票,賣完一隻,當然要反手買另一隻,炒出炒入,才可以賺取「絕對回報」。但是,試問投資機會是否真的這麼多?大家又有沒有想過有時候不買比買更好、多買會多錯呢?
尤其是現在這些波動性高的市況,一直在23,000點至25,000點之間上下移動,升完一輪,好快又跌過,我更加認為投資者絕對不適宜在高位隨便行動,如果心中真的沒有確實目標,絕對不應該輕易出手。而不少投資者往往是單憑貼士買入,當市況突然逆轉,他們自然會覺得非常擔心,心裡十五十六,完全不知道應否止蝕。當他們選擇等多一等,但股價卻繼續江河日下,再到他們決心止蝕離場,大市卻突然見底,股價極速反彈,升至原來買入的高位,甚至再創新高,心裡自然不是味兒。
恒指從去年開始,一直是維持在區域性波動,並沒有明顯突破的跡象。我預期今年的恒指高低位幅度在22,000點至27,000點之間,而25,000點是一個明顯的阻力,因此我將波幅範圍暫訂在22,000點至24,000之間,只要在23,000點以下,我會選擇分批買入;只要在24,000點以上,我會選擇分批賣出。第一次的買入機會出現於3月日本地震之時,現在到了5月,股市再次反覆回落,如果投資者手上有充足現金的話,我認為現在不應該是懼怕的時候,反而應該是貪婪的時候。而如果你手上持有在高位買入的股票,請重新檢視它們的基本因素,倘若你真的認為它們的盈利增長良好,股值合理的話,現階段你或許應該選擇持有,而不是選擇沽出,只因為你已經錯過了最佳在24,000點以上沽出的時機,現在在23,000點以下沽出,絕不明智,不妨考慮以慢打快,以靜制動。
最後,在這次調整之中,內需股的表現一直堅挺,我的增持部位自然也在百貨股、超市股、高端消費品等領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