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9年6月1日星期一

運用DCA 達致財務自由

上期專欄提到平均成本法(DCA)也有自身的限制,就是當供款金額累積至一定數目後,由於每期供款金額相對於已供款金額的比例愈來愈細,就算此時單位價格不斷下跌或處於低位,平均成本的效果也大幅降低。

今期專欄將繼續跟各位讀者研究DCA,拆解一些打破限制的竅門,以讓讀者們靈活運用DCA,早日達到財務自由。其實,應對DCA限制的方法非常簡單,就是採取主動式管理(Active Management)。傳統DCA強調無論在任何市況下,投資者都是維持著相同的供款金額,從而達到於低位買貨較多、於高位買貨較少,長遠拉勻買入價格。但是,經驗較豐富的投資者不妨嘗試作主動式管理,其一做法是於熊市時加大供款,牛市時減少供款,這樣處理月供投資組合的話,平均成本的效果將大大增加,回報也定倍增。

如果投資者不想以牛市、熊市作為指標的話,也可以以恆指市盈率作為參考。如果我們翻查資料,不難發現恆指在20倍以上通常是處於泡沫之中,大型調整在即;恆指在10倍以下則應是處於股市最低位,買入無妨。假若再將把恆指歷年市盈率作平均計算,市盈率的中位數大約是13-14倍,投資者不妨可以嘗試於13-14倍以下的話就加大月供金額,在之上的話就減少月供金額,這種操作方式也有利加大平均成本的效果。

其二做法是主動式套利,一般而言,投資者不妨在股市高位時同時把月供投資組合套利,這樣一方面可以保持利潤,另一方面也可以應付供款金額越來越大而所引致的限制。雖然我們一直強調DCA是中、長的投資行為,但是我的建議是大約維持在三年左右,而套利的時機也可以參考上文所提及過的恆指市盈率,可以待市場處於高位時先行獲利離場,待股市泡沫爆破後才再度開展計劃。

相信各位讀者現在應該能夠更加了解DCA的運作及特色,順帶一提,我一直建議投資者可以選擇月供ETF指數基金來代替月供傳統基金及月供股票,因為ETF指數基金的交易費用便宜,不像傳統基金般要收取管理費、交易費用、贖回費等等,長遠而言,必定達致更高回報;而同時月供ETF指數基金也較月供股票安全,因為個別股份關係到投資者選股的技巧,影響的因素相對較多,因不同行業在不同的牛市中也有不同的表現,指數基金是包括一籃子的股票,指數成分股一般來說質數較有保證,表現應該不錯,因此投資者不用擔心投資組合會落後於大市。

投資方針一直最講求適合性,投資者最重要選擇自己適合的方法,千萬不要因為某人提出過某種方法而硬性規定自己要選用。

6 則留言:

匿名 說...

請問現在恆指市盈率是多少? 如何計算恆指市盈率? or 可以在那裡找到恆指市盈率的資訊? Thanks !

Larry Hung 說...

以下網站可以找到:
http://www.hsi.com.hk/HSI-Net/HSI-Net

fototony 說...

對不起 去了以下網站可以找到:
http://www.hsi.com.hk/HSI-Net/HSI-Net
都睇不到 請問可以例明一些

Thank you

fototony 說...

指數市盈率 (倍)

指數總市值*
成份股總盈利*
* 股份經流通量及比重上限調整 (如適用)

可以去那還找得到

匿名 說...

現在大約係15 倍

fototony 說...

多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