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8年5月31日星期六

經濟學人:高油價 將帶來世界的遽變

1970年代初油價高漲四倍之多,使全球經濟幾乎陷入停滯。當時,阿拉伯國家禁運石油衝擊,為許多國家刻下了深深的印記-美國頒令汽車燃油標準、法國開始擁抱核能。

35年過後,油價又翻了四倍,並於上周四升穿每桶 135美元,創下歷史新高點,但截至目前,油價的衝擊卻顯得相對緩慢。

如果說,70年代阿拉伯國家禁運石油事件像個榔頭搥擊;那麼,對油市來說,這次原油輸出遲緩與新興市場需求並進的效應,就像一把老虎鉗般箝制。

顯見的是,對多數經濟體而言,高油價正在構成傷害-特別是西方國家。

因疲於找出答案,許多政治人物開始尋找代罪羔羊。最常聽見的拉抬油價打手是商品投機者,這事實不是如此。市場投機者並未擁有真正的石油,他們在期貨市場買進的每桶石油,都在合約到期前賣出。這種行為可能推升「紙上原油」的價格,但並非煉油業者轉化為汽油的黑色東西。

有人會問,油價那麼貴,產油國何以不多生產一些?

事實上,找尋、開發新油田是一個昂貴又曠日費時的事業。舉例來說,像巴西最近找到的深水大油田,直到開始生產前至少要花上10年時間、甚至更久。

再者,基於人性徇私的觀點來看,以前油價便宜的時候,蘊藏豐富的石油國歡迎那些低成本、高科技的產油公司進駐。但當油價漲起來,俄羅斯、委內瑞拉等國家又無情地把他們一腳踢開。

有鑑於此,當前的原油衝擊,仍需要一段時間才能退去。

從1970年代的石油危機中,我們學到短期供需緊絀所帶來的後果,最終促成了保守主義與新產能的崛起。未來,當所有的新油田開始量產、消費者對原油的依賴性降低時,油價仍有可能回歸至向下循環。

目前開車人士很少有汽油以外的替代品,不過所幸的是,汽車業者正積極開發燃油成本遠比純汽油或柴油便宜的混合車款。

1970年代前兩次的油價衝擊,已將原油從發電廠中放逐。現在大家期待的是,壟斷交通業長達一世紀之久的原油,能否也在可預見的未來中被解放。

近六個月來,聯邦主管機關已悄悄介入廣泛調查美國原油市場,調查焦點在於可能發生的價格操弄。

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(CFTC)周四說,該委員會於12月開啟了此一調查行動,由於今日前所未見的市場情況,該委員會不尋常地公布了此一行動。

原油價格周四游走於每桶約127美元,自12月初以來,漲幅已逾42%。全國平均汽油價格已接近每加侖4美元,一年前約為3.20美元。

該委員會說,目前正在調查原油在購買,運送,儲存與交易中,可能的不當行為,但並未透露細節。該機構並於周四宣布了幾項新的措施,增加美國與國際能源期貨市場的透明度。

例如,CFTC說將立即要求機構投資人提供月報,目標在確認指數的交易數量,並確保這類交易不致於在價格發現過程中,造成負面衝擊。

CFTC並說,已與英國對等機構與InterContinental文易所的歐洲期貨部門達成協議,將擴大監督交割地點在美國的能源期貨合約。

CFTC在發布的聲明中說:「貫徹今日的措施,將能改善對能源期貨市場的監督,確保反應供需的經濟基本面,也可避免操縱與詐欺。」

分析師說,CFTC的行動對油價造成的衝擊應是有限。油價上漲的因素具有多端,包括中國與其他已開發國家的需求,美元下跌,國際政情緊張,及低利率。

Fed為支撐下滑的房屋市場,已多次降息。而低利率在油價近來的漲勢中,扮演了最主要的角色。

分析師說,只要清除過多的資金,油價上漲的問題便可迎刃而解。而CFTC的行動對投機客的能源期貨交易,亦有冷卻效果。

當高盛公司分析師上周表示油價可能來到每桶200美元時,預期多少民眾會對這項可能性感到惶恐。然而眾人的反應卻僅是聽天由命的喟然一嘆。

燃料價格無止境的漲勢,已讓消費者幾近絕望,憤怒也幾殆盡。眼睜睜望著油價突破了每桶130美元大關,逼近難以負擔的領域,眾人心中滿是無助,只想著是否又該重返馬車的時代了。

其實無助的感覺大可不必,辦法並非沒有。我們陷入今日的困境,主要還是因為幾任政府為了遷就政治,做出了短視的決策。只要願意解脫政治的束縛,問題大可迎刃而解。

實際上,要化解能源危機,一項可行的辦法早在1950年代,便一直都在眼前。這是最清潔的能源之一,也是取代煤與天然氣以生產電力的最有效替代品。目前這項能源生產的電力,尚不及美國電力生產的20%。根據2006年的數據顯示,以煤生產的電力居大宗,佔48%。日益昂貴的原油與天然氣約佔22%。而這三項產品均是可以替代的。

在法國,除了美酒與乳酪外,值得一提的所餘不多。但是如果在法國的普羅旺斯地區住上一陣子,便可感受到那裡的空氣清新,電力更是便宜,其中有75%的電力均是出自核電廠。

這些核電廠大多建於1970年代的能源危機之後。因為法國原油幾全仰賴進口,能源危機使得法國經濟跌落了谷底,如今美國原油也有一大部份係仰賴進口。

核能不會產生燃燒煤所造成的空氣污染,核廢料也可回收利用。只是當年短視的卡特政府因為擔憂核能恐怖主義,禁止了核廢料回收再利用。

雖然這項禁令已經解除,恐懼的心理卻仍在作祟。在美國,對破壞安全的非理性擔憂,成了反對核能的最主要的因素。

車諾比爾與三哩島事件--前者造成36人死亡,後者並未造成傷亡--讓美國人記憶猶新,也讓風險觀念遭到扭曲。

美國人寧可忍受其他燃料帶來的健康風險與環境破壞,也要避免1979年珍芳達主演的電影「中國併發症」所描述的那般核子災難。其實這部電影所描述的核子災難,發生的可能性根本微乎其微。

人們往往會將核電與核彈連結在一起,也見識過輻射對人的可怕,總認為核能可能比傳統電廠可能造成的火災,毒瓦斯與污染更為糟糕。

由於人們對核能的認識不多,恐懼感因而更為加深。當年的車諾比爾災難燃燒達五天之久,災情為之加重,至今人們仍將核電廠的冷卻塔視為危險的象徵。其實核電廠燃燒達五天之久的情況,絕難再度發生。

那麼核能就沒有其他缺點了嗎?當然有。核廢料需要有儲存的地方,卻沒有人希望放在自家後院裡。

然而,在能源危機聲中,就不得不在能源獨立與核能的缺點做出抉擇。隨著油價已高不可攀,人們終將停止購油,應驗高盛公司分析師所稱的「需求毀滅」。最終,大多人會發現,我們已別無選擇,也已負擔不起恐懼感了。

1 則留言:

匿名 說...

可以問你這篇文章你是從那裏找到的??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