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8年1月26日星期六

500位CEO 7大操作決策

CEO最重要的技能──做「對」的決策

一份對整個亞太地區高科技企業主的調查,告訴你公司高速成長的秘密,以及老闆們的渴望……

成長的秘密是什麼?這是很多企業主都想一窺究竟的答案,2007年勤業眾信的亞太高科技、高成長500強(Fast500)評比報告中揭露出橫跨日本、南韓、印度、澳洲、紐西蘭、中國等亞太地區CEO的看法。 先從台灣高成長50強CEO的答案來看,將近有6成的企業主認為,成功的關鍵因素在於「健全的企業策略」,此選項在2006年的調查中,重要性只排在第3位,但本次調查比重躍上最高(59%);其次是高品質的人力資源(44%)和進入市場的時機正確(39%)。

決策1:企業的成長驅動

而對中國的高成長企業CEO而言,看法略顯不同。在此問項的回應上,企業主提出主要原因在於「新產品 科技的銷售」,有7成的受訪者選擇此理由,再者,是占比重有27%的「切入新的市場擴大客戶群」選項。 這樣的答案讓人有點眼熟,若回顧鴻海集團的成長,大致可以相互呼應,例如切入主機板、機殼、準系統、手機等等,每次進入該市場,或者由新產品所帶來的成長推力,都會帶給企業成長,還有因Wii晶片暴紅的原相科技、由主機板切入筆記型電腦的華碩,2007年繼續推出Eee PC等新產品企業,都是最佳範例。

綜觀整體亞太區CEO調查,500位高成長的科技公司老闆看法認為,最重要的成長驅動有3項重點:一來自於產品革新及因應客戶需求;二是高素質的人力;三是來自於技術或智慧資本。3項所占的比重分別為46.8%、20.2%、11.6%。 至於來自收購與合併之推力,在亞太地區調查只占6.4%比重,在中國高成長50強中此答案只占了3%,而台灣的企業主回答比率也只有2%。

決策2:高素質人力時代

若和上一次的調查相較,各項目重要性又大不同,2006年調查中,被認為最重要的成長主因是健全(或正確)的企業策略,其次是高素質的人力,最後是企業主的領導力。 可以發現,成長中的企業最在乎的因素之一,是連續3年都上榜的「高素質人才」,此項因素重要性的排名也從2005年的第5名一下子晉升到2007年第2名。台灣大學國際企業系教授李吉仁曾表示,以鴻海的高成長為例,顯示需要更多的下一代經理人,以突破可能來臨的成長極限。

有高達73%的台灣CEO認為,尋找、招募及留住優秀人才,是快速成長時的最大挑戰。「也是這3年來都被視為企業持續成長的主要挑戰。」 勤業眾信會計師陳清祥指出,例如2007年宏眹祫癿ateway或光寶併購芬蘭的Perlos,都需要具有國際市場條件的管理人才,更何況台灣每年出國留學的人數逐漸減少,未來這個問題會更嚴重。 事實上,大部分亞太地區CEO(80.7%)相信在海外尋覓人才至關重要或頗為重要,較2006年的調查結果(47.3%)大幅上升。在18%的受訪公司中,有超過15%的員工是海外僱員,CEO預計這個數字在5年內會上升3倍,並將構成重大的結構性挑戰。

決策3:留住優秀人才

在此前提下,仔細分析台灣老闆們對人才的相關問題發現,超過56%的企業主認為,為了達到公司的成長目標,向台灣以外地區尋求人才非常重要,即使他們也認為,台灣的教育體系非常成功的培養出公司所需要的人才(占76%以上)。這背後依然顯示的是台灣企業國際化的壓力。若被問到「開放大陸人員來台受訓或研發對招募所需人才之影響層面」,有超過半數的回答是「有顯著影響」、「有關鍵的影響」。 看到「人才」在成長的要素中占有這麼重要的位置,那麼CEO們又打算用什麼方式留住海外人才呢?

即使台灣高科技企業最近面臨了員工分紅費用化的衝擊,但在可以複選的調查中仍有63%企業主認為,公司未來保留、吸引人才的主要做法是「員工分紅配股」。其次有61%的答案集中在「股票選擇權等參與性計畫」上,第三才是「以訓練發展計畫強化高階經理人管理能力」,其占回答比重為56%。 在對中國企業的調查也呈現相似的答案,員工分紅及配股占70%為最高,再者是職涯發展計畫,最後才是訓練計畫。

決策4:未來5年最具成長機會-亞太

再者,若被問起未來1年內最能刺激高科技產業成長的因素,台灣老闆們心裡的第一選項是「全球化人力資源的廣泛應用」。陳清祥說,台灣企業走向全球化的結果,就得和國際公司去爭取人才。背後所反映出來的是,整體亞太企業國際化競爭愈趨激烈。 高成長企業未來一年的主要市場,亞太高成長500強中的CEO有近60%認為,在亞太地區,而中國地區企業主反映最高,竟有85%,並有76%認為亞太地區也是未來5年內可提供最佳成長機會的市場,至於台灣地區CEO則更明確指出市場在中國(含香港),比重占61%,是未來可供擴張的區域。

至於北美地區是各國CEO第2看好的成長市場,在2006年亞太Fast500的調查顯示,看好北美的CEO比率為20%,2007年則增加至25.4%。 中國地區Fast50的CEO看好北美地區比率為9%,顯示未來重心仍以亞洲為主。而台灣Fast50企業主看好北美比重由2005年調查的15%,一路升高至2007年的25%。另外,未來5年歐洲、中東及非洲地區被亞太區CEO看好的比重一直在14%上下,而被中國地區企業主看好比重只有6%,台灣區CEO較重視歐洲的部分,看好比重有10%。

決策5:未來3年產業走向-生技

更多人關心的,科技業CEO未來看好的產業又是什麼呢?這份調查雖然只有針對台灣Fast50的企業主,但其答案也頗具市場價值。 若針對未來1年產業動向預測,最被看好的主流是電腦、PDA或者其他周邊(56%),被視為第2主流的是半導體、元件、電子(51%),其次是無線網路及相關服務(41%),第4是娛樂裝置(39%)。

把時間拉長,對未來3年的產業潮流,CEO第一看好的是生命科學(44%)。會計師陳清祥說,這個選項在去年並未進入前3名,現在被如此看重,可能和政府的獎勵措施以及產業的能見度提升有關。調查中被認為第2主流產業是半導體(37%),去年這個比重只有33%,至於無線網路產業比重為37%,比去年的48%大幅減少10%,落居第3位,顯示市場對於無線通訊的預期分歧及錯估。 然而,對一個高成長企業而言,也是處處存在威脅與危險,在2007年不論是亞太區或者是中國大陸上榜的CEO,感受到最大的威脅就是勞工成本增加,分別占其比重31%和36%,第2大威脅才是「政府過度管制」。

決策6:政府限制 愈少愈好

和前者不同,對台灣的CEO而言連續3年都上榜,並且威脅性日趨攀升的因素就屬「政府過度管制」因素,其比重由2006年的33%一舉躍升至去年調查的54%,大幅成長了21個百分點。在中國大陸地區被認為未來主要發展市場的趨勢之下,政府對當地投資上限成了高科技企業主們最擔憂的問題。更進一步分析,有42%的企業主認為,現階段最需要加強的投資環境條件是「兩岸三地投資限制」,排名第2的才是租稅成本。 至於CEO們個人最關心的,則是持續維持獲利,此項因素在亞太區CEO中排名第2,但在台灣區CEO中卻是連續3年都是第1,即便企業主們認為未來1年企業仍保持高度成長(49%極有信心),以及44%的受訪者未來3年仍可持續成長,但面對日趨多變的競爭市場及條件,能否持續獲利仍是CEO最關心的問題(29%)。

決策7:做「對」的決策

要持續成長,必須懂得面對多變的環境,若以製造業為主的台灣科技廠商而言,套用郭台銘曾經說過的話,所謂的產能,也就是某一個時間點,由人員、設備、土地、廠房等生產資源分配所產生的能力,看來組織與管理,成了領導人最重要的課題,那麼CEO們自己又怎麼看領導一個高速成長中公司的必備技能呢? 做「對」的決策、專注核心競爭力與全球化的思考能力,一直是被CEO認為最重要的3項技能。尤其是第1選項的比重由2006年的43%大幅增加到07年56%,這裡面不但透露出公司得以高速成長的秘密,也點出挑選潛力企業的條件所在。

沒有留言: